摘要:在采油场景中,不同厂家的RTU使用统一OpenHarmony系统,可以实现跨厂商设备互联互通,通过构建独立的运维网络,逐步实现不同厂家设备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运维,提升油气田管控效率。 ...
我们看到,中国越来越多的固定资产投资正投向产业升级换代,这代表着在庞大工业基础条件上,中国正在用更先进的技术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财通宏观陈兴团队表示,3月以来,猪肉、鲜菜和鸡蛋价格有所下跌,仅鲜果价格略有回升,此外国际油价有所上涨,预计3月CPI环比回落、同比改善。此外,2月国际油价上行,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也对整体物价水平有一定推升作用。
其中,内蒙古、黑龙江、江西等3省份涨幅超1%。王青认为,春节后食品价格较快回落,服务消费也将进入淡季,今年3月CPI同比涨幅将回落到0.2%附近。具体来看,内蒙古、黑龙江、江西、青海、北京、天津、浙江、湖北、湖南、上海、安徽、广东、海南等13省份涨幅超全国水平,江苏、河南与全国水平持平,河北、辽宁、山东、重庆、甘肃、吉林、广西、四川、陕西、宁夏、山西、云南、贵州等13省份涨幅不及全国水平,福建、新疆同比持平,西藏同比下跌。综合考虑各类影响物价的走势因素,短期内CPI同比涨幅明显上移的可能性不大。其中28省份同比上涨,2省份持平,1省份同比下跌,上月涨平跌省份分别为1个、1个和29个。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28省份CPI同比上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2月,全国CPI环比上涨1.0%,同比上涨0.7%,为2023年9月以来,首次同、环比双增长。另外,从增减幅来看,31省份2月CPI数据均较1月回升,海南增幅最大为2.6个百分点,西藏增幅最小为0.5个百分点。例如,安徽省提出,落实技术改造投资税收优惠和专项再贷款政策对获得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奖补300万元,对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的奖补100万元;海南省日前组织申报2023年度工业企业扩大投资和技改提质奖补资金,企业最高可获3000万元奖励。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工业既是各类设备的供给方,也是设备的需求方。他同时表示,政策落地过程中要注重对重点行业、重点环节的监测分析,避免低端环节产能过剩、高端环节支持不足。记者日前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获悉,今年四川省将实施工业投资提升年行动,确保工业和技术改造投资稳定增长。余晓晖表示,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面向设备规模体量大、更新潜力大的重点行业,加快应用先进适用设备,突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等新技术,推动设备向高端、智能、绿色、安全方向更新升级,以设备升级带动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茂庆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所工业投资研究室主任樊蒙对记者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2023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已经超过167万亿元,多种关键设备保有量全球领先,如工业机器人(12.390, 0.03, 0.24%)保有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新增装机量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近段时间,多方正加快部署,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开列项目清单,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用地用能要素保障,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未来建议加大现有各类资金支持力度,对工业领域高端先进设备、智能制造设备、绿色节能设备、安全生产设备的更新替换予以支持;研究制定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接续政策,安排专门额度,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加大设备更新改造投入。对破解企业设备更新的难点堵点作出的一揽子政策安排,为加快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形成规模效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推动工业设备向高端、智能、绿色、安全方向更新升级,将进一步拉动有效投资、提升发展质效,以设备升级带动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主体是企业,缺意愿、缺资金、缺政策等成为制约企业开展设备更新的主要原因。地方开列工业企业技改项目清单眼下,不少地方正在明确项目清单,面向工业领域启动实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山东省则明确,聚焦冶金、石化、轻工等传统产业,启动实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一业一策完善改造提升方案。
此前,该厅发布2024年重点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名单,项目共计500个,覆盖先进材料、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等领域,总投资16472.5亿元。多举措激发企业设备更新活力值得一提的是,财税金融、用能用地等保障支持举措进一步落实落细,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提升企业设备更新的意愿。
计划年内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2万个左右,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延伸、高附加值拓展。不少地方还拿出真金白银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
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潜力足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电力、机械、航空、船舶、轻纺、电子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并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陕西省2024年将实施好240个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力争制造业投资增长6.5%。据此估算,我国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年规模约在4万亿元左右2024年3月18-19日,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双方均认为,中欧金融工作组可以成为政策沟通的重要渠道、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平台以及探讨全球经济与金融问题的有益论坛。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以及欧洲中央银行、欧洲银行管理局、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管理局、欧洲单一处置委员会、欧盟驻华代表团等相关部门参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与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出席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并致辞,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和欧盟委员会金融稳定、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联盟总司长约翰贝里根共同主持会议。中欧金融机构圆桌会是中欧金融工作组会的配套活动。
双方还召开了中欧金融机构圆桌会。双方金融管理部门分别介绍了中欧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形势以及金融监管框架,讨论了金融机构展业和监管要求、银行、保险和融资租赁机构的市场准入、反洗钱合作以及其他金融监管合作议题。
会上,中欧双方金融管理部门听取了有关金融机构关于合作重点领域的建议和相关市场准入诉求,并约定就上述问题保持沟通。中欧金融工作组是根据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双方领导人共识成立的合作机制,旨在深化中欧金融领域的交流,加强中欧金融合作。
双方还就资本市场建设、可持续金融、跨境数据传输与跨境支付、中央对手方等效认证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双方同意在第二次中欧金融工作组会前持续跟进部分重点议题,力争形成早期成果中欧金融工作组是根据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双方领导人共识成立的合作机制,旨在深化中欧金融领域的交流,加强中欧金融合作。双方金融管理部门分别介绍了中欧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形势以及金融监管框架,讨论了金融机构展业和监管要求、银行、保险和融资租赁机构的市场准入、反洗钱合作以及其他金融监管合作议题。
双方同意在第二次中欧金融工作组会前持续跟进部分重点议题,力争形成早期成果。会上,中欧双方金融管理部门听取了有关金融机构关于合作重点领域的建议和相关市场准入诉求,并约定就上述问题保持沟通。
双方还就资本市场建设、可持续金融、跨境数据传输与跨境支付、中央对手方等效认证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双方均认为,中欧金融工作组可以成为政策沟通的重要渠道、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平台以及探讨全球经济与金融问题的有益论坛。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与欧盟驻华大使庹尧诲出席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并致辞,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和欧盟委员会金融稳定、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联盟总司长约翰贝里根共同主持会议。2024年3月18-19日,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以及欧洲中央银行、欧洲银行管理局、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欧洲保险和职业养老金管理局、欧洲单一处置委员会、欧盟驻华代表团等相关部门参会。中欧金融机构圆桌会是中欧金融工作组会的配套活动。双方还召开了中欧金融机构圆桌会日本工会联合会上周表示,根据日本年度春季工资谈判的第一轮结果,工会确保了5.28%的平均工资增长。
日元走强,也将打击一些日本公司的利润,尤其是大型出口商。对政策制定者来说,工资增长加速是一个关键信号,表明经济强劲到足以产生一定程度的通胀,并能够承受更高的利率。
尽管核心通胀率(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一年多来一直超过2%的目标,但日本央行几乎没有改变其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姿态,因为政策制定者认为价格上涨主要是进口的。日本央行表示,将停止购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J-REITS),并将缓慢减少购买公司债券,目标是在大约一年内停止这种做法。
日本加息必然会造成大量资本回流。这可能会抑制日本股市的热情。